重庆万盛矿区矿毁地形成机理分析及恢复治理的方式分析
日期:2014-06-09 16:41
严重,主要表现为地表陷坑及区域性整体沉降,据统计,该区域内仅具有威胁对象的地面塌陷22处,分布面积7.87 km2, 面密度达到0.285,平均模量为143.12104m3/ km2。
  二、采煤沉陷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机理分析
  万盛区采煤沉陷区属低山、深丘地带,地域广阔,地形和地质条件复杂多样。沉陷区平地、山地地形交错,地表岩层突露和表土覆盖并存,采煤深陷是治理区最突出的地质灾害。由于煤炭资源开采引起采空区上方岩层产生变形、破坏、冒落,导致地表发生沉陷,随着开采范围的扩大,地表沉陷范围也随之增大,形成一个连续的下沉盆地(移
3/12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
返回 |  刷新 |  WAP首页 |  网页版  | 登录
10/07 15: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