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万盛矿区矿毁地形成机理分析及恢复治理的方式分析
日期:2014-06-09 16:41
的破坏机理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:一是地表塌陷坑、地裂缝直接破坏土地。万盛区内可溶性石灰岩大面积出露,地表出露岩层以P1q+m、P2C、T1j、T2l地层碳酸盐岩系为主,岩溶现象比较发育,P2C、T1f 、T1j、T2l为煤层顶板含水层,约占全区岩层厚度及面积的60%,岩溶景观、岩溶裂隙、落水洞及地下暗河发育,一旦采煤形成的冒落带连通落水洞等岩溶洞穴,地下空洞直接发展到地面形成地表塌陷。二是当受采动影响后,地下水位大幅降低而形成区域性塌陷,这类塌陷多位于相对平缓的槽谷地带,破坏耕地严重。三是由于采动影响造成地表水下降,河水、山坪
5/12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
返回 |  刷新 |  WAP首页 |  网页版  | 登录
10/07 18:59